大三保研生绝不能错过的干货
2023年的保研已经落下帷幕,而2023年的保研,是疫情之后重新开始的一年,是大规模院校重启线下的一年,是保研形势急剧变化的一年,是保研名额大幅扩增的一年。通过今年保研的录取结果,身处大三上学期、想要走保研这条路的你,又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,从而把握先机呢?听我细细道来。
① 排名!排名!排名!
重点:第一步,先去学院的官网,或者问辅导员关于保研的综合排名是如何计算的,这关系到最终保研资格的获取,只有把这个弄清楚之后,才能心里有底,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。
这个不同学校的计算方法不一样,有的专业成绩 占 90%,有的能占80%;有的学校专业第一能够直通保研,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考核;有的课外活动甚至都能够加分。
因此,在首先保证专业成绩的基础上,有针对性的参加比赛或者活动,避免因为一些很容易加的分没有加上导致排名往下掉。
顶尖院校在进行筛人入复试的时候,基本上第一名、前三名、前五名、前10名是一个个坎。据悉:985第一必定能进入清北计算机的复试(没有其他附加条件),哈工大深圳入入复试的门坎是211前三。
② 英语!英语!英语!
可以说一般情况下,除了排名就是英语了,基本上中九及以上,很多学校都会要求英语过六级,这是一个硬性条件,如果没达到简历会被直接刷下去。 对于计算机,过六级是一个坎,460是一个坎,480是一个坎,如果能达到480,基本满足所有学校所有学院的要求
③ 科研
其实研究生本质上就是给老板干活的,“老板”这个称呼已经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现象。因此在联系老师面试的时候,一个有含金量的科研经历(即使没有产出)会更加容易得到青昧。
如果你当下是大三上学期,请看到这个贴子之后,先回顾一下自己以前做过什么,然后到学院的官网上查看一下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,之后就可以直接发邮件了;当然,也可以直接在课堂下课后和老师交流,或者到办公室堵门,尝试进入课题组。
④ 比赛
进入复试之后更多就是要看自己的表现了,如果项目多,问专业课就会问的少,有含金量的比赛也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,同时参加的每一个比赛都可以当成一个项目来进行展开讲,从而也丰富了履历。
相对来说认可度比较高的比赛(仅代表个人观点): - ACM-ICPC - 互联网+ - 挑战杯 -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-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-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
- 蓝桥杯
-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
-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-RoboMaster、RoboCon
-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
-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
-
“中国软件杯”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
-
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
-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